国家为什么提倡火化,要求火葬的两个原因

中国的老传统就是入土为安,虽说在古代不凡有火葬,但那仅仅局限于少数民俗以及宗教领域,平民百姓乃至皇帝大臣,死后都会选择入土。

在新中国诞生之后的1956年,国家发布《倡议实行火葬》,一些开国元勋和领导人起带头作用,在“宣言”上签名。

那时候为什么要求火葬呢?主要是基于两个原因:第一、节约土地资源,保护环境;第二、打破传统殡葬习俗,破除封建迷信。

由于建设中的大城市人口众多,人死后墓地的资源很紧缺,火葬之后用骨灰盒装好,墓地只要能够放下一个盒子就行,确实节约了一部分土地。

但在农村以及一些中小城市却无法实行,主要还是人的传统观念,以及土地的富余。但从九十年代开始,国家大力推行火葬,一些城市在推行火葬的过程中,不免出现极端的手段,诸如周口就出现了一个“平坟书记”,把人家已经下葬了好些天的尸骸强行挖出来火葬,这种做法闹得天怒人怨。

在一些农村,老人早早就给自己预备了棺材,等着哪一天闭眼之后躺进去,入土为安。没想到,火葬的强势推行,令老人无法接受,他们觉得死后不能保留全尸,还要被焚烧。为了躲过被“挫骨扬灰”的命运,一些老人甚至不惜自己上山挖一个坑,提前自杀后躺进棺材,让家人偷偷掩埋,连坟头都不敢起。

国家为什么提倡火化,要求火葬的两个原因

 

北大教授吴飞在几年前就提出恢复土葬,而这一次,他直接向人大进言:不要强行火葬,可根据各地实际情况恢复土葬风俗。

在过去,很多地方讲究丧葬习俗,奉行厚葬大葬,认为厚葬先人就是孝顺,就是积德积福,所以打击封建迷信,促进移风易俗,这是一件好事。但随着社会的发展,人的观念也在转变,很多人也意识到,生前孝顺才是真的孝顺,死后大操大办,那是给人看的假象。这些年来,虽然实行了火葬,但仍买墓地下葬,仍出现豪华墓地,厚葬之风,并没有实现当初推行火葬的初衷。

如今火葬也不便宜,从进入殡仪馆开始,就有各种费用等着死者的家属,殡仪车、停尸费、告别仪式、火化费等等,一个普通的骨灰盒都卖到好几千,老百姓直言“死不起”。

而死者在火化之后,只要交了钱,回家仍就可以土葬,简而言之,火葬既花了冤枉钱,也节省不了土地,却富了某些人。

一直以来,那些推行火葬的人,大多打着保护环境的口号。

那么,火葬真的是保护环境吗?

根据相关的数据表明,火化一具遗体,大约需要消耗10-15公斤的柴油,另外还有20度左右的电。另外,遗体在火化过程中,会释放出一氧化碳、二氧化碳等有毒物质。每天火化场喷出的浓烟,都是直接排放到空气中,难道就不是空气污染了?

国家为什么提倡火化,要求火葬的两个原因

 

所以,无论从传统文化还是从环保保护去探究,火葬所存在的弊端,比土葬要多很多。

这些年来,吴飞教授在倡议恢复土葬的问题,做了很多研究。他认为,中国几十年来,在推行火葬的过程中,一直遭到民众的抵制。

他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,如今是北京大学哲学系、宗教学系教授,礼学研究中心主任。根据他的研究,认为“火葬是将人当垃圾处理,缺乏人文关怀”。

他提出了三个观点:

第一、土葬体现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人文道德观

在中国纯统文化中,将生死定为“红白喜事”,超过80岁的老人去世,称为“喜丧”。从穿衣入棺,到下葬,都有传统的文化和风俗。

而火葬的过程中,将逝者送进火化炉中之后,接下来的程度就近乎粗暴,无论是出炉还是压骨灰,都体现不出对逝者的尊重,近乎“垃圾处理”的方式,是对亡者的亵渎。

而土葬则能维持逝者的完整,穿着得体地入土,是对逝者最大的尊重。

第二、火葬比起土葬未必环保。

由于火葬技术的原因,目前火化遗体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能源浪费,令人触目惊心。

至于火化后所需要的墓地,使用水泥石材,毅然占据着土地的资源。

其实人体从入棺落土后,十几年的时间就会分解,最终只剩下难以分解的骨头。而一座农村的墓地,一般最多三代人祭奠,过三代后,几乎就成了无主之坟,随着坟头的塌陷,一切回归自然。

而水泥石材的坟墓,在一两百年后,还会对土地造成浪费。

国家为什么提倡火化,要求火葬的两个原因

 

第三、火葬会导致文化断代和流失

中国的丧葬文化主要是儒家思想,讲究的是一个“孝”字,而具有民族特色的祭祀文化,就是从丧葬文化中诞生而流传的,体现出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。

类似于少数民族的巫文化,也是来自于丧葬文化。如果火葬的强势推行,势必将传统文化排挤出历史,形成断代。

打个比方,在农村的丧葬中,会有锣鼓和唢呐,锣鼓怎么敲打,唢呐吹什么乐曲,都是有讲究的。如果逝者都去殡仪馆,几十年之后,还有几个人会吹丧葬的唢呐?传承中国的丧葬文化呢?

国家为什么提倡火化,要求火葬的两个原因

 

对于吴飞教授的建议,有些人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,认为现今中国的人口众多,火葬是大势所趋,当务之急并不是怎么去恢复土葬,而是要改革火葬,持续研究改进火葬的最佳方式,节约能源减少污染,降低殡葬流程中产生的费用,降低购买墓地的费用,不要让老百姓产生“死不起”的想法。

也有一些人认为,殡葬方式则更需要有效地引导和宣传,遵循自愿的原则,不宜采取“一刀切”的方式,应该因地制宜处理逝者,并非一味推行火葬,而要根据每个地方的实际情况进行处理,在殡葬改革的同时,祭祀改革也要推进,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,推行简葬,杜绝浪费土地和厚葬之风。

有人甚至提出将逝者放入可降解的棺材,深埋地下,尽量不修墓地,不盖坟茔,种棵树以供后人祭拜。那样一来,土地依然可以耕种,随着时间流逝,逝者和棺材一起消融于大地。

我的老家就是南方农村的,去世之后的入葬,一般都葬在山坡上,根本不会浪费土地,也不存在占用农田的现象。简简单单的坟茔,一些青砖垒起来,只要过去几十年,没有后人祭奠,几场大雨一过,就和小土堆一个样,谁还知道这里曾经是一座坟墓呢?

国家为什么提倡火化,要求火葬的两个原因

 

有城市已经推出无公害处理逝者的方式,就是将逝者放在零下两百多度的液氮中,然后粉碎,变成可供植物吸收的物质,真正达到绿色无污染。不过这种方式对于逝者来说,仍缺乏尊重,除非是逝者生前自愿,一般后人是不会主动那么要求的。

对于民间恢复土葬的呼吁,相信国家也会考虑,目前火葬是殡葬改革的主要方向,但是并不是完全强制群众实行火葬。是否放松土葬?也会出台相应的改革条例。

我认为,在城市里,火葬就火葬吧,但是在农村,只要不占用耕地,老百姓愿意土葬,那就随便,没必要非得把逝者拉到城里去火化,然后拉回来重新入棺,这不是折腾人吗?

本文来自作者:妞宝,不代表五说网立场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5aas.com/12357.html


Warning: error_log(/www/wwwroot/www.5aas.com/wp-content/plugins/spider-analyser/#log/log-3107.txt): failed to open stream: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/www/wwwroot/www.5aas.com/wp-content/plugins/spider-analyser/spider.class.php on line 2900